學校名稱:澎湖縣風櫃國小
(第 13 次活動)
|
|||
時 間
|
102年10月07日17:00~~18:00
|
地 點
|
多功能教室
|
參加成員
|
如簽到表
|
記 錄
|
陳信蓁
|
活動內容
|
■課堂教學研究(含行政協調與籌劃) □教學觀課與回饋
閱讀理解教學策略認識(理解監控、自我提問)
|
||
教師
回饋分享
|
[Know,K]
◎理解監控是引導學生了解自己是否真能理解文章內容的後設認
知。
◎學生自我提問的活動大致方式為一問一答、分組活動。
◎理解監控→讓小朋友自己評量對文本了解的程度。
◎學生自己先行閱讀文本,在全班討論前進行自我提問的活動,自己找出事實型、推理型、預測型三種不同的提問。
[Want to,W]
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理解監控和自我提問?
◎自我提問的定義和基本方式。
◎三種層次(事實、推理、預測)不同的提問應如何分辨?
[Learn,L]
◎教師須示範引導提問技巧。
◎引導過程中遇瓶頸,教師應予以鼓勵增強其學習動機。
◎針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,教師不斷修正引導技巧。
◎三種提問類型(事實、推理、預測)。
◎教師放聲思考的重要。
◎結合活動策略。
◎教師須先示範,以便免敷衍的題目出現。
◎如何避免學生未閱讀而提出通論型的提問。
◎如何避免學生於閱讀提問時出現懶惰、省略與依賴的情形。
[Question,Q]
◎分享教師認為對目前提問教學的成果是否滿意?
◎教師認為提問教學是否對學生有實質的幫助?是否會推薦其他
教師也進行提問教學?
◎自我提問的方式是否可在各科目中進行並進行協同教學?
◎創意的提問策略為何?
◎提問策略精熟後該如何選擇銜接的策略?
|
||
檢討
或建議
|
◎邀請教師分享班級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的推動更能引起教師
共鳴,觸發討論。
◎留下實施歷程,對於想嘗試推動的教師較有幫助。
|
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
2013.10.07 閱讀策略分享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